建设工程精品范例
为回顾和总结广州市城市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展现广州城市建设风采,促进广州精品工程建设,提升我市城市建设品质,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辑了《广州市建设工程精品范例汇编》一书。
《广州市建设工程精品范例汇编》
房屋建筑工程
体育建筑系列
广州亚运馆
GUANGZHOU ASIAN GAMES CENTER
02
#建设用地面积:101086 m²
总建筑面积:65315 m²
项目简介
广州亚运馆是为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办而兴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本届亚运会唯一新建的主场馆。包含体操馆、台球馆、壁球馆、亚运展览馆等场馆。
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期间共承担 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台球、壁球等七个比赛项目。
广州亚运馆原创设计来自高水平的国际设计竞赛,是由中国本土设计团队与多家国际顶尖设计团队激烈角逐后获胜产生,自从中国加入世贸开放设计市场以来,这是为数不多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由中国建筑师原创设计中标的案例。
项目位于广州亚运城核心区,项目建设起点高,倡导绿色亚运、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使用了多项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
本工程占地面积101086m² ,总建筑面积65315m² ,建设总投资约7.95 亿元人民币。设计起止年月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竣工验收时间2010年8月,建成投入亚运比赛的时间2010年11月。项目在投入运行之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是本届亚运会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广州亚运第一馆。
建设五方主体
建设单位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设计单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勘察单位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果及奖励
2008年
国际竞赛优胜奖
2009年
住建部绿色建筑与低能耗
建筑“双百”示范工程
2010年
China-Designer中国室内设计年度
评选年度优秀公共空间设计金堂奖
2011年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荣获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颁发的中国钢结构金奖(钢结构工程结构设计优秀奖)
中国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创新集体奖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
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优秀建筑创作奖
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颁发的广东钢结构金奖“粤钢奖”设计奖一等奖
2013年
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优异奖
2014年
AAA2014 亚洲建筑师协会奖:
专业建筑类别荣誉奖
设计理念
1丨创新的有机连续组合曲面建筑设计理念
广州亚运馆提出创新的有机连续组合曲面建筑设计理念,营造出独一无二的具有流动感的建筑效果,极大地彰显了广州亚运主场馆的标志性。
2丨创新的与人互动的建筑体验
广州亚运馆非线性变化的建筑造型与空间,随着观察视点的移动,在城市空间各个角度分别呈现出不断变化建筑造型,展示了极其丰富的空间层次。
3丨创新的现代方式演绎传统建筑
文化和场所精神
广州亚运馆其创新的连续流动的非均质灰空间,具有传统檐下空间相类似的空间感受;其流动的三维屋面曲线,轻灵飘逸,又具传统岭南建筑的神韵。
4丨创造积极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广州亚运馆创造积极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设置穿越场馆的城市广场,鼓励人群进入和使用,为城市空间带来新的活力,实现场馆最大的公共性。
5丨倡导绿色亚运及可持续利用设计理念
设计综合采用了包含自然通风模拟、自然采光、太阳能照明等主动及被动节能技术。
屋面系统整合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系统,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的屋面雨水可基本收集供绿化等使用,节约用水。广州亚运馆节能率达60%,节能环保水平居于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建筑前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9年度国家绿色建筑与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
技术特色
01
国内首次使用445R铁素体高耐候性不锈钢金属屋面板系统
广州亚运馆使用445R铁素体高耐候性不锈钢金属屋面板系统,具有超过50 年的高耐候性,该系统在高效解决复杂屋顶曲面的排水的同时,提供了完美的建筑造型。
02
具有创新受力体系的组合幕墙系统
广州亚运馆隐藏拉索式双曲面玻璃幕墙,在国内首创地把拉索式幕墙与结构系统在同一结构模型中作受力分析。通过整体分析为幕墙的构造、节点设计和连接设计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使得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完美结合。
03
大量使用新兴材料——清水混凝土
广州亚运馆大量使用新兴材料——清水混凝土,具有施工难度高、规模大、造型多样、高支模等特点,浇注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最高的墙体高度达到了16米, 而厚度仅为20厘米,完成效果受到高度评价。结构和造型完美统一。
04
全程使用RHINO(犀牛)计算机三维模拟设计技术
广州亚运馆全程使用 RHINO(犀牛)计算机三维模拟设计技术,该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包括钢结构、金属屋面板、玻璃幕墙及金属幕墙等系统等均使用该技术完成。